高校XX中心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案例
一、案例背景
2014年9月,审计处受学校党委组织部委托,对某中心负责人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本次审计期间为2006年2月至2014年5月,审计重点是对该中心负责人任期内发生的重大经济事项进行审计。该项目由审计处负责全面组织实施,并最后出具了该中心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二、审计过程及方法
(一)审计立项
组织部正式下发审计委托通知书。审计处在接到审计立项通知后,明确以下审计任务:
1、审计类型:学校某中心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2、被审计单位:学校某中心
3、审计范围时间:2006年2月至2014年5月
4、审计内容:任期内单位的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及财务收支活动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单位的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任期内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任期内单位财经管理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被审计人遵守有关经济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情况;被审计人遵守有关廉洁自律规定情况。
(二)组成审计组
审计处根据审计任务及审计目的要求,组成由4人构成的审计组,并结合该中心组织结构特征及业务复杂程度将审计组分为2个小组,分别负责经费预算执行及财务收支活动真实合法性、资产管理情况、重大经济决策、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内部控制的建立及其执行情况、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情况等方面的审计。
(三)进行审前调查
审计组组成后,开始收集有关审计基本资料,以初步了解被审计人及被审计单位的情况,拟订调查提纲。一是向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人提供经济责任审计所需资料清单,要求被审计单位填报有关经济责任审计表格及数据;二是通过审计软件,调取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加以分析,从而掌握其业务活动和变化情况;三是和纪检部门沟通,了解被审计人执行财经纪律情况,有无群众举报或投诉。
通过调查发现,被审计单位经历了多次合并和更名,其组织结构和职能也发生了相应调整。由于内部管理状况较为复杂。审计组将审计期间被审计单位所有项目账进行了初步分析性复核(覆盖到合并前的部门账务)。根据重要性原则,重点关注金额相对较大和年度间收支变动较大的项目。据此,审计组将审计重点放在以下项目上:单位大额支出项目立项、审批,奖酬金发放,大额物资的采购,收费项目、收费范围及标准,工程项目等,同时高度关注内部控制和合同的签订。
(四)编制审计方案
审计组根据审计准备阶段了解的情况制定总体审计方案,具体内容包括:计划工作时间、审计方式、审计方法、审计范围、重点审计内容、具体实施步骤、审计人员分工等。
(五)实施审计工作
1.签订承诺书,防范审计风险
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张贴了关于对被审计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通告,并送达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通知》,通知其10日之后召开进点会,并要求被审计人在10日之内提交个人履职报告,承诺书。然而,直到进点会召开之前,被审计人仍未提交承诺书,这引起了审计小组的高度警觉,审计小组调整审计思路,增大对审计风险的估计。审计组组长认为在本案例中,廉洁自律方面属于高风险点。
2.强调内部沟通,重视单独访谈
审计组进入被审计单位召开进点会,被审计人和该单位现任领导、全体职工参加大会。会上听取了被审计人员的述职报告,对被审计人员进行了履职测评,对被审计单位进行了内部控制制度测评。进点会后,审计组兵分两路,一路负责进行单独访谈,并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另一路负责检查有关会计账簿和其他书面文件。两组人员每天审计结束后碰头交换意见,将各自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对方沟通,提醒对方组员重点关注。这样的方法既节约审计时间与成本,又提高审计效率。
审计一组对部分现任干部职工进行单独访谈。相比较过去被审计领导离场后的集体评议,受访者接受单独访谈时更能够畅所欲言,审计效果更好。访谈中,审计人员发现单位的离退休人员的慰问费全部是由办公室人员制表交领导审签。为方便离退休人员,人员签名常常代签,然后经财务报销现金发放。这一程序存在较大控制风险。
3.实施内控评价,获取审计线索
内部控制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结果可以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引。然而,以往的内部控制评价多是检查形式上是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远没有体现内部控制的实质性效果。审计组试图以内部控制评价为基础,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第一步,开展内部控制主要风险收集工作,主要是借鉴内部控制问卷方式获取。通过设计内部控制环境调查表、重大决策调查表、物资采购、业务受理等业务流程内控调查表,要求被审计单位所有人员在进点会后逐一填写,以此对内部控制总体进行初步测试,了解全面情况,确立审计重点。调查发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合同管理不受重视;第二步,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健全性、有效性和效益性进行测试评价。审计组首先从制度流程入手,重点关注发生变化的业务的内控制度是否及时更新和健全,然后在健全性的深入审查基础上,对各业务流程的关键环节实施实质性测试,对收集的审计证据或审计疑点进行实质性复核;第三步,对被审计人进行绩效评价,主要分为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
4.巧妙抽查凭证,审慎书面取证
审阅会计资料和其他书面材料,重点关注真实性与合法性。本案例中审计二组先编制了对外收入调查表、对外签订合同明细表、会议记录摘要表等交被审计单位相关负责人员填写。之后将这些表格与会计或其他相关资料复核。检查中发现,被审计单位某项业务的收入未见相关合同和协议。
抽查原始凭证的方式有很多:包括按金额大小和范围、按照摘要关键字、日期范围和科目等。抽查时要有侧重,对之前确定的审计重点和审计风险点,应调整重要性水平,扩大审计抽样范围。本案例中对五万元以上的收支实施全面详查,五万元以下的三公经费支出和人员支出按50%比例抽查,五万元以下其他收支按20%比例抽查。
查阅凭证讲究技巧。例如,通常情况下,用车费是根据用车的里程数计算,很少有整数金额的情况。当市内车费为整数时,支出就可能成为疑点。该案例审计人员就发现两笔这样的车费支出,分别通过内部转账入后勤集团车队。审计小组成员前往后勤集团调取会计资料进一步审查。发现车队又分别以“维修费”和“扣分、罚款”名义支付给校外*汽车修理部。审计人员将原始凭单中记录的汽车牌号与国资办、设备处核对,发现学校固定资产明细账没有该车登记记录。经过反复沟通与核实之后,被审计单位最终承认该车属于被审计单位工作人员的私车。
除了可以通过金额异常发现问题之外,业务发生的时间和财务报账时间相隔较远也可以成为疑点。例如审计组发现,被审计单位在2014年底报销了“2013年春节退休人员慰问金”。通过对所有离退休人员人员经费全面审查发现,该笔支出确为重复报销。
为谨慎起见,审计组组长要求该中心对以上问题予以书面说明,盖上该中心公章且由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该中心对相关事实予以确认。
通过凭证审查,通过比对人员签名,也证实了一组审计人员访谈发现离退休人员经费的代签和现金发放问题。审计组沟通财务处后发现,通过现金发放的人员经费,对收款人员签名的识别和监管确实存在困难。
(六)出具审计报告
取得书面确认之后,审计组成员整理审计工作底稿并由审计组长实施复核,针对发现的问题提交审计组集体讨论并统一审计意见和建议。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与核实,并递送征求意见稿。被审计单位出具无意见回复后,出具正式审计报告。
三、审计结果及成效
(一)审计结果及建议
1.支出问题
(1)违规支出问题
违规报销两笔车费款。该款通过内部转账入后勤集团车队后,又以“维修费”和“扣分、罚款”名义支付给校外*汽车修理部,车牌号“SG****”。学校固定资产明细账没有该车登记记录。
(2)慰问金发放问题
该中心重复报销了“2013年春节退休人员慰问金”。
建议(当事人)退还以上报销款项,加强中心经费支出监管力度。
2.人员经费报销流程风险
慰问金等人员经费报销程序存在较大风险。发现人员签名有他人代签情况,部分人员经费由现金发放。签名程序监控无效,现金发放程序存在风险。建议规范人员经费发放流程:取消签字流程,所有人员经费发放改为通过银行转账发放个人银行卡中。
3.相关业务的收入未见合同和协议。建议按照《合同管理办法》签订相关合同,加强合同管理。
(二)审计成效
1.追回了部分国有资金,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将案件移交给纪委处理。
2.督促财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加强了支出监管,规范了合同管理。
3.发现了财务报销的风险隐患,完善人员经费报销流程。学校财务处采纳审计意见,通过与银行合作,全面实现了无现金报账。
四、启示
1.规范审计工作程序,实行审计承诺制度
规范的审计程序包括准备、实施和报告三个阶段。该中心经济责任人的审计经历了以下审计环节:审计立项之后组成审计组,在多渠道审前调查的基础上,切合该单位实际制定了审计方案,根据审计方案实施审计工作并出具审计报告。主要流程基本具备,有利于保证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
在审计实施规程中实行审计承诺制度,可以督促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责任人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减少甚至杜绝提供虚假会计资料,或者只提供部分会计资料,或者拖延提供会计资料等现象的发生。对于保证审计质量,避免“假账真审”,防范审计风险,维护审计权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多方展开审前调查,明确审计思路
通过审前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责任人的情况,特别是单位的基本情况、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情况、业务开展情况和被审计责任人履职等情况,以便掌握审计重点。
在进行审前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合该单位实际的审计方案,为同组的审计人员提出审计方向。
3.充分收集审计证据,书面取证规避风险
在与被审计单位或人员交换审计意见前,要全面、准确深入的了解审计发现问题的事实和违纪违规行为的真相,同时在审计依据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做到“铁证如山”,有理有据。在审计取证时,应该尽可能取得书面证据,避免“空口无凭”。这样交换意见时,审计组才能拿出具有说服力的审计证据,掌握主动权。
4.营造和谐审计环境,树立审计服务意识
高校内部审计必须以促进高校教育综合改革作为最终目标,贯彻“为规范财务会计工作服务、为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的“三个服务”指导思想,树立和谐审计观。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和单位内部流程比较熟悉,可以提出更加合理的内部流程设计建议、提供更多的咨询和参谋。因此,审计不仅要查出违纪违规问题,还要从制度层面发现内部管理的漏洞,积极地与被审计单位、相关职能部门协调沟通,探讨加强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和促进管理政策更加行之有效的途径。在这样的服务意识导向下,审计人员的工作更容易消除被审计单位的抵触情绪,形成和谐的审计环境。
5.借鉴内部控制评价,增强经济责任审计力度
内部控制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力工具。内部控制评价的缺陷判断标准相对客观和科学,值得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充分借鉴,这样既可以提升经济责任审计水平,又可以促进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执行。然而,科学的评价关键在于建立起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但目前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尚未建立成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更加成熟有效。
6.问题整改要重视,责任追究很关键
审计问题的整改是体现审计价值的重要环节。审计整改普遍问题资金追缴难、责任主体问责难等问题。要想审计问题整改落到实处,关键是建立起行之有效、具有威慑力的责任追究体系。目前学校已经着手制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问责暂行办法》并经过党委常委会通过,内部审计正逐步走上规范化道路。
(来源:湖北省内审协会网站,作者:华中师范大学审计处 许静娴 李健)